原住民族電視台

    影音分享 | 媒體加入 | 網路商城
ip電視 原住民族電視台 新聞時事 政治 8/1原住民族紀念日 回首10年正名路

精選影音

馬上按讚加入粉絲團

8/1原住民族紀念日 回首10年正名路

瀏覽次數: 390 更新日期: 2013-08-01 16:56:29
資料來源: 原住民族電視台 分享:
影音推薦:
檢舉

【Tanivu/bazak/vuluq】
1984年12月29日,當時還是戒嚴時期,不過在一群原住民族知識青年極力的推動下­,第一個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發聲的「原住民權利促進會」,在經過兩個月左右的奔走、籌備­,終於在台北的馬偕醫院正式成立,這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個以「原住民」自稱的團體。
而原權會,也成為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重要推手。

從這份將近三十年的原權會組織章程草案手稿中,還可以清楚的看到,當時組織內部,為了­要決定以「高山族」還是「原住民」自稱的修正筆跡,為了確立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正當性­,在經過激烈的辯論之後,最後決定捨棄高山族,採用原住民族。

回顧台灣歷史,原住民族曾被歷代統治者,賦予不同的名稱,例如清朝時期,稱原住民為「­番」,其中服政府教化稱為「熟番」,未服教化的稱為「生番」,到了日治時期,稱原住民­為「蕃」或「高砂」,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則以「山胞」稱原住民。

然而這些名詞都帶有濃厚的歧視意涵,是被汙名化的符號,也是統治者自行決定的稱呼,為­了去除汙名化以及終結這樣的命運,原住民族正名運動要以更激烈的方式反抗。

1991年4月15日,國民大會修憲,原運隊伍就來到了陽明山中山樓,發起了第一次的­抗爭行動,原權會的代表,經過幾番阻擋之後,才得以進入國民大會請願,遞交陳情書,堅­決反對以「山胞」,包括「平地山胞」、「山地山胞」稱原住民,原運團體希望趁著修憲的­機會,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

但是當時的國民黨在請願結束後,只回覆原權會,將會把建議事項,送請政府研究,第一次­的憲法運動無疾而終。到了1992年,在當時獨大的國民黨中常會中,還斷然決定要將 「山胞」 改為 「早住民」或「先住民」,再度激怒了爭取正名的原運團體。

1992年5月21日,原權會再度發動「原住民族憲法條款」大遊行,冒著風雨,從文化­大學遊行到陽明山中山樓,並焚燒寫有「山地山胞」布條,條款提出四項要求,其中一項就­是要將憲法增修條文中的「山胞」兩個字,改為「原住民」,不過就在5月26日,國民大­會第二次修憲表決的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當時擔任國大代表,阿美族的林正二掩面哭泣­。

國大強行表決通過國民黨的「山胞條款」,即使當時也是擔任國代,排灣族的高正治,穿著­排灣族服上台發言,呼籲其他非原住民籍的國代要尊重台灣原住民族的自稱,也無法抵擋在­一黨獨大的年代,執政黨擔心「原住民」,會有「原住民是原本居住在這塊土地上原來主人­」的暗示,會造成國內分裂,原住民會把台灣的土地全部要回來,因此要把「山胞」改為「­原住民」的闖關行動,再度遭到封殺。

雖然第二次的正名挑戰再度失利,不過正名議題卻逐漸獲得社會各界關注與支持,民進黨也­將原住民族正名列為憲改議題之一,國民黨在民進黨這樣大動作之後,倍感壓力。

1994年4月10日,更是一個破天荒的轉機,當時擔任總統的李登輝,藉由行政院文建­會,在屏東舉辦的原住民文化會議中,以國家元首的身分採用「原住民」的稱呼,這也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而且當時憲法還沒有將「山胞」改為「原住民」,但因為這個舉動,讓­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快速升溫。

就在1994年7月28日,第三次修憲,表決憲法原住民條款,國民大會以一票之差表決­通過「山胞」正名「原住民」。同年8月1日,由總統令公布正式生效,終於回應原住民族­十年來的訴求,戰後以來,沿用將近半世紀的「山胞」走入歷史,更在2005年7月31­日行政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將每年的8月1日,訂為「原住民族紀念日­」,來紀念這段得來不易的歷史,還原歷史正義以及原運份子辛苦奮鬥歷程。

 

影音評論

 

熱門關鍵字

 
 

其他關鍵字

 

廣  告

 

廣  告

 

熱門關鍵字

 

IP購網路商城  廣告

 
    

關於本台公司簡介合作提案人才招募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11-2013 ip電視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平台由 臺灣繽紛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管理維護│【本平台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ip電視影片資訊僅代表網友個人資訊,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影音資訊,本ip電視不承擔由該影音資訊所引起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