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雙管鼻笛,吹奏著HOMEYAYA,鄒族小米祭歌,原本一度消失的鼻笛,因為阿里山樂野部落的安淑美牧師,看到這一份文獻資料之後,發現原來鄒族有鼻笛,喚起了他對鄒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使命。
牧師激動的說,以前認知口簧琴、弓琴、鼻笛,是泰雅、布農、排灣族的專屬樂器,沒想到原來過去也是鄒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樂器。可惜後來失傳,只能在調查資料及照片中才能見到,安牧師為了要讓鄒族的樂器再現,他開始詢問老人家,想要透過老人家的記憶製做出一支屬於鄒族的鼻笛。
連老人家都說不知道,對鄒族鼻笛陌生,更加升了安牧師要找回失傳許久的鄒鼻笛。在沒有任何模型可以參考、沒有吹奏過的長者可以詢問之下,安牧師花費了4年的時間,不斷摸索,透過文獻考究與音樂學者的協助,慢慢訂出想像中的鄒族鼻笛。
有了製作鼻笛的新方法,卻由於青竹近來很少利用,多被砍伐,光是找材料,就費盡功夫。牧師說,要找一根可以用的竹子,常常要花好幾天的時間,甚至要走到深山裡才有機會找到,而竹子常常也都長在峭壁上,要冒著危險才有機會採集,想要完成一支鼻笛的製作,真的是相當有難度。
找遍一區又一去的竹林,終於讓牧師找到了一根可以使用的竹子,牧師開心的歡呼。牧師穿著雨鞋、拿著鐮刀,到竹林裡採竹,回到家後,砍回來的竹子,視季節要煮、要陰乾,還要去皮、鑽孔、配對、修音,製笛的步驟相當繁瑣,但整個過程安牧師都自己來。很難想像,八年前,安牧師其實是隨著丈夫住在日本,過著安逸的生活。
秉持著一個身為鄒族人的使命,安牧師在日本生活八年,日本的每一景、每一個生活方式,都是在喚起他對回到鄒族部落生活。雖然復振過程辛苦,不過對安牧師來說,能夠將失去的文化再找回來,然後重現、傳承。優雅的笛聲,跨越時空連結現在與過去,在安牧師的執著與努力復振,填補了文化的斷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