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即將來臨,八八風災後,內政部完成7800多副社區型防災地圖,內容包括重要的防災連細資訊、山區較危險區域的預防性疏散或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就近的避難所,而另一方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在近兩年也完成1140多副的防災地圖,內容包含了波地災害與量警戒值、土石流警戒值,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也表示,這個地圖是實地由部落族人參與和其他相關單位包括水利署、水土保持局甚至社會司相關的防災地圖、資訊套疊而成。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執行副祕書 李維森:目前我們所製作的一千多張的災害地圖,包含有全國尺度、縣市尺度還有鄉鎮尺度,透過這些不同尺度大小的防災地圖,我們可以提供縣市鄉鎮政府機構他們危險地區可能發生災害的地方,我們也希望跟這個有關坡度再害遣是跟社區的一些資料結核,讓地方政府也知道災害發生哪些地方是可以收容的還有一些社會資源。)
由內政部消防署製作的各縣市社區部落簡易疏散防災地圖都是由村里長自己繪製而成,從防災地圖中都可以看到疏散避難該往哪裡走或是該往哪些必散所走協助各縣市政府以及村里進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認為這些地圖每兩到三年必須要更新,關鍵也在於族人怎麼使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執行副祕書 李維森:弟一個就是說民眾要了解災害可能從哪些地方發生第二個相關的防災桃看場所在哪裡,若災害發生到那里有沒有困難,那一個地圖我們制成了,很重要的事隨時更新,再來就是靠民眾或消防單位平時的參閱、消化,才能讓這些地圖更實用。)
無論是內政部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所公布的防災地圖,都是防災工具,但是否能夠將災害降到最低,還得依靠當地居民經驗法則處理,如何將災害降到最低,仍然考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應變和準備。
|